网站首页 教学队伍 课程介绍 课程建设 教学资料 课程评价 教学录像
教学队伍
课程负责人
张国栋
主讲教师
吴杰宏
赵亮
戚晗
教学队伍
教学队伍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队伍 > 教学队伍

  教学队伍情况


图1 《计算机网络》教学队伍构成

                     表1:《计算机网络》教学团队成员基本信息及分工

人员构成

(含外

/兼职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务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张国栋

1972.12

教授

网络工程

主讲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

吴杰宏

1971.6

副教授

网络工程

主讲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1983.3

副教授

网络工程

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1982.5

副教授

网络工程

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范纯龙

1974.2

教授

网络工程

教学研究与改革

林娜

1977.5

教授

网络工程

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教材建设

拱长青

1964.10

教授

网络工程

理论和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高利军

1977.6

副教授

网络工程

理论和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王岩

1978.1

讲师

网络工程

实验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毕静

1980.2

讲师

网络工程

实验教学

李席广

1978.9

讲师

网络工程

实验教学

 
整体结构
 
       计算机网络留学生教学团队共11人,4名主讲教师均有博士学位和副教授及以上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留学生计算机网络课程春季学期开课,每学期学生人数约30人,每学期配备主讲教师2人,实践教师8人(含主讲教师),实验教师3人,师资配备合理,教师课时和授课内容分配合理。
 
【知识结构】
       4名主讲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教学团队含博士7人(占63.6%),硕士5人(占36.4%);
【年龄结构】
       37岁以下2人(占18.2%),35-45岁5人(占45.4%),45岁以上4人,(占36.4%)。
【学缘结构】
       最高学历天津大学1人(9.1%)、英国龙比亚大学1人(9.1%)、东北大学5人(45.5%)、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1人(9.1%)、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1人(9.1%)、辽宁大学2人(18.2%)。
【师资配置】
       理论课师生比例约为1:15;
       实践教学师生比例约为1:4(课程设计指导教师8人,每年学生总数约30人左右);
       实验课师生比例约为1:6(实验教学教师5人,包括3名专职实验教师和2名主讲教师,每年学生总数约30人左右);
       教学管理人员1人。
【职称结构】
       教学团队全部具有讲师(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其中教授4人(占36.4%),副教授4人(占36. 4%),讲师3人(占27.3%)。
       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团队在长期的课程建设和教改教研中,培养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和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老教师传、帮、带,老、中、青相结合,多年来形成严谨、踏实、敬业的工作作风。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教书育人等方面成绩突出,得到各种教学奖励:1人次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张国栋),1人次入选沈阳市高端人才领军人才(张国栋),1人次为辽宁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范纯龙),1人次为辽宁省优秀教师(张国栋),1人次为沈阳市优秀科技工作者(张国栋),1人次为校教学名师(拱长青),4人次为校优秀教师(拱长青、张国栋、范纯龙、吴杰宏),2人次为校优秀青年教师(吴杰宏、赵亮)。团队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较好地适应了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和建设的需要。
       计算机网络教学团队自2014年开展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团队中5人有国外访学、留学或执教经历,其中国外学习经历满1年以上的教师4名(张国栋、吴杰宏、赵亮、戚晗),形成了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高外语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教学改革与研究
 
       经过多年的积累,团队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将其应用于留学生培养。在留学生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征求留学生意见,每学期对学生的评教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适时调整教学组织过程和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于留学生培养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 教学理念的改革
       以培养创新型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进行教学理念的改革,将传授知识与注重能力、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机的融为一体,突出教育以人为本。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引导教师教学创新。通过教师的精彩授课与学生的轻松愉快参与,以及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法,同时融入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与研究的兴趣,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2. 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
       对计算机网络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既注重基本理论的完整性,又兼顾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减掉了部分陈旧内容,增加了互联网中心体系架构等内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了以创新设计和现代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一门具有自身体系与特色的、新的“计算机网络”课程体系。通过调研前修课和后续课的内容,调整计算机网络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但使本课程自成系统,同时注意与前、后课程及左右并行相关课程知识点的衔接,解决学科交叉知识的讲授问题,促进课程建设的完整性和全方位发展。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的同时,将最新的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例如:互联网中心体系架构的具体分析是戚晗老师科研成果转化的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3. 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结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特点,授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自制多媒体课件),同时与板书、教具、DVD教学录像等有机结合,在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理论联系工程实际以及促进学生对课程前沿发展的了解掌握。如网络层及路由算法的原理及实现部分,在给学生讲授时加入了大量的利于形象思维的动画和教具,这些动画或教具直观、易于接受,而且对以后课程设计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又如传输曾与应用层的信息传输部分,制作Flash文件加入许多动画使学生对较难理解的概念有了较好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原理分析,方法推导,使学生很快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较容易掌握所学内容;又如网络中继设备介绍部分,制作了DVD教学录像,配以解说,使学生了解中继设备实际工作的过程。
       采用知识驱动的启发式、研究型教学,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做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018年将计算机网络校级精品课多年建设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全部课程录像、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全部上网,实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创新,实现了课程建设模式的创新。学生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转变学习态度,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但在学习计算机网络课程中可获得更多资源,还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    了应用精品课程资源的意识,真正起到精品课的示范作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2017年团队获批校级信息资源共享课建设支持。
 
5. 改革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由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实验教学并参加指导,使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保证原有实验质量的前提下,购进了一批新的试验设备,开设了综合组网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在管理上,突出以学生为主,实验室全天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验教学在作用上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6. 改革课程设计
       计算机网络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新世纪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内容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使学生受到一次校园网综合布线及组网全过程独立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2017、2018年团队分别获批省级教改项目“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和校级教改项目“培养专业素养,加强团队合作——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
 
7. 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团队多名教师担任学生创新指导教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所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省计算机设计大赛奖项多次。吴杰宏老师指导的军棋博弈团队连续6年获得国家军棋博弈大赛一等奖;吴杰宏老师指导的“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无人机群防御模式研究”、“职能购物车”,赵亮老师指导的“基于SDN的多结果最优路径路由算法”、“基于SDN支持车载网的影响力最大化的双簇头路由选择算法”等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项目”的支持。
 
8. 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重视平时的教学管理、实施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
       实行留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的改革,平时成绩占20%,测验占10%,实验占10%,期中考试占20%,期末成绩占40%,最后核定总成绩,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避免了学生平时松懈期末突击学习的弊病,进行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9. 开展与国内外大学的教学交流
       2016-2017年,课程负责人张国栋到美国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访学一年,按照美方学校对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要求,为两校联合培养的国际交流生讲授计算机网络课程,熟悉发达国家网络原理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将其应用于留学生教学中。主讲人赵亮为英国龙比亚大学培养博士,在英国龙比亚大学指导两校联合培养学生毕业设计。主讲人吴杰宏到美国莱特州立大学访学交流,随堂全程听了该大学名师的网络原理课程,学习借鉴该大学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具体做法。团队教师积极参加国际、国内的访学及研讨会,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学交流,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方向,提高了我校课程建设的水平。
 
【教改项目】
(1) 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辽宁省教育厅,2017;
(2) 网络游戏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辽宁省教育厅,2014;
(3) 本科生本土化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辽宁省教育厅,2016;
(4) 基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育厅,2016;
(5) 物联网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辽宁省教育厅,2016;
(6) 面向专业素质与能力培养的基础程序设计类课程改革与实践研究,辽宁省教育厅,2018;
(7) 计算机网络实验内容考核的信息化改革实践,校级教改,2019;
(8) 中外本科生混合授课的教学改革,校级教改,2019;
(9) 校级教改项目,培养专业素养,加强团队合作——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建设,校级教改,2016;
(10) 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课建设,校级教改,2017
 
【教改成果】
(1) 以主动性管理驱动基础程序设计能力的协同培养,辽宁省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一等奖,2018
(2) 《网络安全》课件, 辽宁省第十二届教育软件大赛三等奖, 2015
(3) 《计算机网络原理》课件,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教学软件大赛二等奖, 2017
 
【教改论文】
(1) 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改革与实践,林区教学,2019,王岩、拱长青。
(2) 中外本科生混合授课的教学实践与改革[J] ,计算机教育,2018,赵亮
(3) How We Face Globalization of Chinese Education [C],IEEE TALE, 2018,赵亮
(4) 基于问题学习的计算机网络课程群实践教学[J],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17,林娜、拱长青、李席广、高利军.
(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数据结构课程改革探索与分析,计算机教育,2019,吴杰宏
 
 
 
Copyright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技术支持:永信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