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教学队伍 课程介绍 课程建设 教学资料 课程评价 教学录像
教学队伍
课程负责人
王志坚
主讲教师
王磊
何波
于苏洋
教学队伍
教学队伍 您现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教学队伍 > 教学队伍

人员构
成(含
外聘/兼职
教师)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专业技术
职务
学科专业
在教学中承担的工作
王志坚
1974.09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课程负责人,理论和实践
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王磊
1981.09
副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主讲教师,理论和实践
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何波
1978.08
副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主讲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
于苏洋
1984.1
讲师
机械电子工程
主讲教师,理论和实践教学
武丽梅
1963.06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实践教学、教学研究与改革
回丽
1964.12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实践教学、教材建设
叶长龙
1974.03
教授
机械电子工程
实践教学、教学管理
王春华
1963.03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实践教学
王贺权
1973.08
教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实验教学
张楷峰
1981.09
工程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实验教学
包明宇
1968.09
高级工程师
机械设计及理论
实验教学

 

     机械原理留学生教学团队共11人,4名主讲教师均有博士学位和讲师及以上职称,年龄结构合理。留学生机械原理课程春、秋两学期开课,每学期学生人数约90人,每学期配备2名主讲教师共4人,实践教师8人(含主讲教师),实验教师3人,师资配备合理,教师课时和授课内容分配合理。

【知识结构】4名主讲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教学团队含博士8人(占72.7%),硕士2人(占18.2%)学士1人(占9.1%);

【年龄结构】35岁以下2人(占18.2%),35-45岁5人(占45.4%),45岁以上4人,(占36.4%)。

【学缘结构】最高学历哈尔滨工业大学1人(9.1%)、东北大学4人(36.4%)、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2人(18.2%)、沈阳农业大学1人(9.1%)、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人(18.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1人(9.1%)。

【师资配置】理论课师生比例约为1:45
                   实践教学师生比例约为1:22.5(课程设计指导教师8人,每年学生总数约180人左右)
                   实验课师生比例约为1:36(实验教学教师5人,包括3名专职实验教师和2名主讲教师,每年学生总数约180人左右)。
                   教学管理人员1人。

【职称结构】教学团队全部具有讲师(工程师)及以上职称,其中教授6人(占54.5%),副教授2人(占18.2%),讲师1人(占9.1%),工程师1人(占9.1%),高级工程师1人(占9.1%)。

      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团队在长期的课程建设和教改教研中,培养了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和教学水平高的师资队伍,老教师传、帮、带,老、中、青相结合,多年来形成严谨、踏实、敬业的工作作风。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教书育人等方面成绩突出,得到各种教学奖励:1人次为全国优秀教师(武丽梅),2人次为辽宁省教学名师(武丽梅、王春华),1人次为沈阳市“三八红旗手”(回丽),1人次为校教学名师(王志坚),1人次为校优秀青年教师(王磊)。团队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方法和措施,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职称和知识结构合理,较好地适应了机械原理课程教学和建设的需要。
机械原理教学团队自2010年开展针对来华留学生的全英文授课,团队中6人有国外访学、留学或执教经历,其中国外学习经历满1年以上的教师2名(王磊、王贺权),形成了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较高外语水平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近五年来教学改革、教学研究成果及其解决的问题(不超过十项)

      经过多年的积累,团队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将其应用于留学生培养。在留学生教学过程当中,通过调查问卷、座谈等方式征求留学生意见,每学期对学生的评教结果进行总结与分析,针对不同的授课对象,适时调整教学组织过程和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于留学生培养的教学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教学理念的改革
      以培养创新型社会所需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进行教学理念的改革,将传授知识与注重能力、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有机的融为一体,突出教育以人为本。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创造性地学习,引导教师教学创新。通过教师的精彩授课与学生的轻松愉快参与,以及活泼新颖的教学方法,同时融入教师的教学艺术、风格和人格魅力,激发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与研究的兴趣,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质量逐年稳步提高。

(2)课程体系与内容的改革
      对机械原理的课程体系和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即注重基本理论的完整性,又兼顾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减掉了部分陈旧内容(机构分析的图解法),增加了计算机应用等内容,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构建了以创新设计和现代机械系统总体方案设计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设计能力的一门具有自身体系与特色的、新的“机械原理”课程体系。通过调研前修课和后续课的内容,调整机械原理相关的教学内容,不但使本课程自成系统,同时注意与前、后课程及左右并行相关课程知识点的衔接,解决学科交叉知识的讲授问题,促进课程建设的完整性和全方位发展。在保证教学内容的基础性的同时,将最新的教学改革和科研成果引入课程教学(例如:连杆机构的轨迹综合的屏幕拟合法,齿轮机构的参数化建模及动态特性分析是武丽梅老师科研成果转化的为教学内容),不断提高课程内容的时代性和前沿性。
      教学中注意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能动性,不断完善留学生教学模式和教学进度安排,经过几次的修订完善,现有的教学大纲、教学日历等文件齐全,教学内容经过整合,适合留学生教学需要,形成了稳定适用的教学方案,合理的教学进度安排,教学档案管理规范。

(3)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结合机械原理课程特点,授课主要采用多媒体授课(自制多媒体课件),同时与板书、教具、DVD教学录像等有机结合,在学生扎实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扩大课堂教学的信息量、理论联系工程实际以及促进学生对课程前沿发展的了解掌握。如常用机构及组合机构的类型及应用部分,在给学生讲授时加入了大量的利于形象思维的动画和教具,这些动画或教具直观、易于接受,而且对以后课程设计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学生表现出极大的学习兴趣;又如反转法设计凸轮机构部分,制作Flash文件加入许多动画使学生对较难理解的概念有了较好的感性认识,再通过原理分析,方法推导,使学生很快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较容易掌握所学内容;又如齿轮齿廓加工方法部分,制作了DVD教学录像,配以解说,使学生了解工厂实际加工齿轮的过程。
      采用知识驱动的启发式、研究型教学,自学与课堂讨论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做学生思想工作,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主动学习的热情,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4)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2012年将机械原理省级精品课多年建设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全部课程录像、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全部上网,实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创新,实现了课程建设模式的创新。学生利用网上学习资源,转变学习态度,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但在学习机械原理课程中可获得更多资源,还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了应用精品课程资源的意识,真正起到精品课的示范作用,在提高教学质量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5年团队获批省级教改项目“机械原理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研究”和省机械原理课程“信息化大赛”一等奖。
     
                                                                           信息化大赛获奖


(5)改革实验教学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由主讲教师亲自主持和设计实验教学并参加指导,使实验教学成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在保证原有实验质量的前提下,购进了一批新的试验设备,开设了机构组合及其设计的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提高了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在管理上,突出以学生为主,实验室全天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实验教学在作用上弥补了理论教学的不足,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起到关键作用。

(6)改革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解决工程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为适应新世纪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要,我们在《课程设计内容方面不断进行改革,在全省率先对课程设计题目进行大胆改革,去掉机构分析的题目,全部采用机构运动方案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积极性,使学生受到一次机械产品方案创新全过程独立训练,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创新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深受学生的欢迎。

(7)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团队多名教师担任学生机械创新协会学生导师,指导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所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省机械设计大赛奖项多次。王志坚老师指导的“新型爬楼梯搬运工”、“高效硬币分离计数装置”,武丽梅老师指导的“旋转式邮递送货盘”、叶长龙老师指导的“多层二维喷涂机”、“新型代步电动小车”、“全方位移动可升降运输平台”,于苏洋老师指导的“脉冲式硬币分离计数器”获得辽宁省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的奖项。

(8)进行考试方法的改革,重视平时的教学管理、实施科学的教学质量监控
      实行留学生课程成绩评定的改革,平时成绩占20%,测验占10%,实验占10%,期中考试占20%,期末成绩占40%,最后核定总成绩,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的重要性,避免了学生平时松懈期末突击学习的弊病,进行全过程教学质量监控,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9)开展与国内外大学的教学交流
      2011年课程负责人王志坚到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执教三个月,按照美方学校对机械原理课程要求,为两校联合培养的国际交流生讲授机械原理课程,熟悉发达国家机械原理课程知识结构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并将其应用于留学生教学中。主讲人王磊为英国帝国理工学院联合培养博士,在法国皮卡迪大学指导两校联合培养学生毕业设计。武丽梅到清华大学课程进修,随堂全程听了国家级教学名师申永胜的机械原理课程,学习借鉴清华大学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具体做法。团队教师积极参加每两年举办的全国机械原理教学研讨会,学习借鉴其他高校的教学经验。通过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的教学交流,进一步明确了课程建设的方向,提高了我校课程建设的水平。
                                        
                                               王志坚在美国密西西比州立大学讲授机械原理课程

【教改项目】

项目名称
经费(万)
项目来源
起止时间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3+1合作招生
国家教育部
2015
机械原理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
10
辽宁省教育厅
2012-2014
机械原理跨校修读学分课程的资源建设与共享模式研究
0.8
辽宁省教育厅
2016-2018
机械类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建设与实践
0.8
辽宁省教育厅
2014-2016
校企协同培养机械类应用型本科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0.8
辽宁省教育厅
2016-2018
“机械工程”省级实验师范中心
20
辽宁省教育厅
2012-2014
人才培养模式国际化下《机械原理》全程英文授课实践
0.5
校级教改
2012-2014
机械原理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与共享
0.25
校级教改
2013-2015
基于机械设计课程的国际化教学资源建设
0.25
校级教改
2013-2015
创新班机械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0.25
校级教改
2016-2017
工科研究生培养方式和教学模式研究
0.25
校级教改
2014-2016
《现代机械强度理论及应用》专题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0.25
校级教改
2014-2015
机类本科创新型人才实践教学环节改革与实践
0.25
校级教改
2012-2014
 
 

 

【教改成果及获奖】

项目名称
奖励名称
奖励级别
时间
《机械原理》资源共享课程
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省精品资源共享课
2012
机械原理从精品课到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与共享
校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2012
深化校企合作,以产教融合引领机械类专业应用型转型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校教学成果奖
一等奖
2016
全国优秀教师(武丽梅)
教育部优秀教师奖
全国优秀教师
2015
辽宁省教学名师(王春华)
教学名师奖
省教学名师
2012
辽宁省机械原理精品开放课程(武丽梅)
教育教学信息化大奖赛
一等奖
2015
校教学名师(王志坚)
校教学名师奖
校教学名师奖
2013
校级优秀青年教学名师(王磊)
优秀教师奖
校级优秀青年教师
2016
校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何波)
青年教师讲课竞赛
一等奖
2014
机械原理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课程
教育软件大赛
优秀奖
 2015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单位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2016
新型爬楼梯搬运工(指导教师王志坚)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一等奖
2012
多层二维喷涂机(指导教师叶长龙)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三等奖
2014
自行车储能轮系(指导教师于苏洋)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一等奖
2015
新型代步电动小车(指导教师叶长龙)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一等奖
2015
全方位移动可升降运输平台(指导教师叶长龙)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一等奖
2016
脉冲式硬币分离计数器(指导教师于苏洋)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一等奖
2016
硬币分类整理机(指导教师李景春)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二等奖
2016
高效硬币分离计数装置(指导教师王志坚)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优秀奖
2016
旋转式邮递送货盘(指导教师武丽梅)
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创新大赛
优秀奖
 2016

 

【教改论文】

序号
文章名称
 
 
1
中美“机械原理”课程对比分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增刊
王志坚
2
中国科技信息,2013/5
王志坚
3
中美机械工程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和培养体系对比分析
教育教学论坛,2016(录用)
王志坚
4
中外本科生机械原理课程融合教学模式探索
广西大学学报自科版,第一作者,2015年增刊
王磊
5
来华留学生机械设计课程全英语教学模式探讨
全国机械设计教学研讨会议论文集,2012年
何波
6
浅谈机械原理教学团队的建设和青年教师的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增刊
武丽梅
7
机械原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几点思考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年增刊
武丽梅
8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下机械设计课堂教学改革探讨
农业科技与装备,2013
何波
9
浅谈行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教育教学论坛,2013
王磊
10
基于创新驱动的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学报增刊,2016
王磊


【支撑材料】

沈阳农业大学选用我校机械原理省资源共享课跨校修读学分总结.pdf

教学获奖.pdf

教改论文.pdf

机械创新设计大赛获奖.pdf

自编教材—普通高等院校机械工程学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规划教材.pdf

Copyright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 技术支持:永信云